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摘要:问题作为人们思维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和起点,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动力。现行的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在教学中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重要。

关键词:问题意识;学生;想问;敢问;会问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原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一步探究的心理品质。它既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愿望,又能实现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既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石,又是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关键。没有问题,就无从发现,无处探究,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知的冲动和思维活跃,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传统教学过程,教师不断提问,学生等待回答,很少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造成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乏,因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正是当前摆在教师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诱发学生想问

苏格拉底有一个风趣的比喻:“问题是接生婆,她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事实上,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思维的起点,有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数学课堂教学要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必须做到:首先,教师的观念要从师问生答——这种消灭问题的教学转到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上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还要千方百计地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探究性的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失衡,促使学生产生想问的冲动,从而唤起学生问题意识。其次,让学生明白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数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轶事。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时,讲述“高次方程有没有求根公式?”这一问题导致了群论的诞生。平时也可列举典故,如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就是从苹果为什么掉在头上来研究的。通过这些史料,让学生体验“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的重要性,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发现无不都是从问开始,使学生明白善于提出问题不仅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第一动力,从而养成重问的习惯。

二、激励学生敢问

课堂教学中,无论教师如何精心地创设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情境,然而提出问题的学生总是极少数的,甚至没有。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敢问,不会问。有的学生怕挨教师的批评或受到同学的嘲笑,对提问有恐惧心理;有的学生自我否定意识较强,认为提不出问题,造成自卑心理;有的学生认为教师会讲解,形成了懒于提问的依赖心理。这些表现无疑将阻碍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创新意识的激发。鉴于此,要使学生敢问:

(一)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不在学生中人为地划分等级;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创设活泼、互动、和谐的气氛,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在师与生,生与生的互动交往中,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让每个学生都畅所欲言,敢说、敢问、敢议。对敢于提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多样化的鼓励方式,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做到“两正确,一鼓励”,即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稀奇古怪的问题;正确处理学生在提问中的错误,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

(三)开展提问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氛围,消除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从而大胆质疑问题,能有效刺激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的突然挑战性发问,教师要灵活应变,正确处理,慎重作答。如讲比例线段性质时,练习中有一道题:已知 = , 则 。学生做出的答案是 。我也肯定了学生答案的正确性,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老师,答案不对。”我心想,真是捣乱,但为保护他的积极性,我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是吗?你能把你的解题思路告诉大家吗?”结果他分析:当x, y均不为0时答案是 ;当x=y=0时,则 = 成立,但 无意义。此时,我感到高兴的是并没有批评该生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是及时纠正自己的疏漏,并对他说:“你真爱动脑筋,考虑问题很细,我们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当即赢得同学们投来赞许的目光。这样的民主和宽容,既保护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点燃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热情。

(五)充分利用班级中的传播工具创造“问”的氛围。如在教室的板报或壁报上开设“问题园地”,并写上“不要担心会说出错误的意见。”“从错误的意见和答案里,必将发现问题何在。”等激励标语,创设一种人人都参与提问的氛围,促进学生增强问题意识。

三、培养学生会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让学生会提出疑问,“疑”能使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引起探究性反射。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海阔纵鱼跃,天空任鸟飞”。

(一)设计开放性问题。多彩的世界需要学生从多角度去审视,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问题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教师提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发展。

(二)加强错题积累与解题反思,指导学生解疑。“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教师要低起点,加强学生平时作业的错题积累与反思,引導学生在反思中学会独立思考,解疑互问,循循善诱,使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倾听、交流、合作,学会表达自己的疑惑,从而达到问得巧、问得精、问得新颖,养成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

四、成就学生学有所问

成就学生学有所问,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根本途径。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积极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问、学有所成。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数学过程中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而尽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举个例子,如果某人很有学问,那么人们首先指的则是某人的才学方面,比如满腹经文、一肚子墨水等。其次顾名思义:学问学问,就是要学会问问题。这就要求要学会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积极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意识,真正让初中学生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极为重要,也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问的基本原则,不断激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进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能力水平的最终目的。

推荐访问: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 意识 数学